# 小程序架构设计
# 双线程
小程序的渲染层和逻辑层分别由两个线程管理:渲染层的界面使用 WebView 进行渲染;逻辑层采用 JSCore 运行 JavaScript 代码。一个小程序存在多个界面,所以渲染层存在多个 WebView。这两个线程间的通信经由小程序 Native 侧中转,逻辑层发送网络请求也经由 Native 侧转发,小程序的通信模型下图所示。
- 视图层主要负责页面的渲染
- 逻辑层负责js的执行。
- 视图层和逻辑层之间通过event和data来通信(通过微信客户端作为宿主载体)。通过jsBridge来调用原声的API。比扫码 相机等。
- 我们打包出来的代码就是html css。使用webView作为载体渲染。多个页面就是多个webview。
- 逻辑层由独立jsCore作为js运行的环境。和浏览器不一样的是,只有一些js对象的方法,不能直接操作DOM。需要在渲染层和逻辑层之间通过native通信才能传递数据。
- WebView 和 JavascriptCore 都是独立的模块,并不具备数据直接共享的通道。
# 渲染线程和逻辑线程间的通信
WebView 和 JavascriptCore 都是独立的模块,并不具备数据直接共享的通道。即(沙箱机制)
视图层和逻辑层的数据传输,实际上通过两边提供的 evaluateJavascript 所实现。 即用户传输的数据,需要将其转换为字符串形式传递,同时把转换后的数据内容拼接成一份 JS 脚本,再通过执行 JS 脚本的形式传递到两边独立环境。
- 是基于消息驱动来渲染的,所以不会阻塞页面。我的渲染不会影响你的js逻辑,js的执行也不会柱塞渲染的过程;
- 渲染线程 和 逻辑线程之间交互都要通过native中转。
- 在逻辑线程中禁止开发者直接 跳转页面 操作DOM 逻辑层和渲染层分离。
# 三端的脚本执行环境对比
运行环境 | 逻辑层 | 渲染层 |
---|---|---|
安卓 | V8 | Chromium定制内核 |
苹果 | JavaScriptCore | WKWebView |
小程序 | NWJS | ChromeWebView |
# 单实例VS多实例
单WebView 模式下,Page 视图与 App 逻辑共享同一个 JSContext 这样所有的页面可以共享全局的数据和方法 能够实现全局的状态管理。
多webView模式(小程序)每一个 WebView 都有一个独立的 JSContext,虽然可以通过窗口通信实现数据传递,但是无法共享数据和方法,对于全局的状态管理 也相对比较复杂,抽离一个通用的 WebView 或者 JS Engine 作为应用的 JSContext 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,但是同时引入了其他问题:视图和逻辑如何通信,在小程序里面数据更新后视图是异步更新的。
# 小程序双线程模型 和 生命周期
界面渲染的整体流程
1、在渲染层将wxml文件与wxss文件转化成js对象也就是虚拟DOM
2、在逻辑层将虚拟的DOM对象配合生成真实的DOM树,再交给渲染层渲染
3、当数据变化时,逻辑层提供更新数据,js对象发生改变,用diff算法进行比较 4、将更新的内容反馈到真实的DOM树中,更新页面
小程序为了安全和性能的考虑,使用了双线程模式架构。用户js是一个纯粹的jCore。
把web代码转化为小程序代码。uni,taro是将template模版和jsx转换为小程序WXML模版。
小程序的渲染层和逻辑层分别由两个线程管理:渲染层的界面使用 WebView 进行渲染;
生命周期
/**
* 当小程序初始化完成时会触发onlaunch(全局只触发一次)
*/
onLaunch: function () {
console.log("小程序的初始话:onlaunch")
},
/**
* 页面载入后触发onShow方法,显示页面。
* 当小程序启动或是从后台进入到前台的时候,会执行onshow,那我们可以通过这个option中的scene值来判断不同进入场景
*/
onShow:function(option){
console.log("小程序onshow,:onShow",option)
}
/*小程序从前台进入到后台时触发:onHide*/
onHide:function(){
console.log("小程序从前台进入到后台的时候,会触发:onHide")
},
/*页面加载时执行onload方法:onLoad*/
onLoad:function(){
console.log("小程序页面加载,会触发:onLoad")
},
/*页面销毁执行onUnload方法:onUnload*/
onUnload:function(){
console.log("小程序销毁,会触发:onUnload")
},